在中国,目前每年心脏猝死超过50万例。
每天猝死的人数在1500人左右,约每1分钟就有1人猝死。
中国每年有5000万儿童发生意外伤害,8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!

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发起,将每年七月第一周的周三定为“儿童无伤害日”,号召社会和家庭一起关注儿童伤害。
我们先设想一下?
场景一:流鼻血了我们该如何处理?
场景二:看到有人突然晕倒我们该如何处理?
场景三:手不小心被开水烫伤
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处理呢?
哈童一日的急救课程开课了,我们安排的教练获得国际救护资质:美国心脏协会AHA、国际野外医学WAFA,教给孩子们在生活中切实可用的技能,希望拒伤害于千里之外!

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曾经做过调查,令人意外的是,伤害的发生地点居然最多的是在家里!儿童经常发生的伤害主要有:跌倒/坠落占25%,烧伤/电伤占16.7%,锐器伤9.1%,溺水5.0%,中毒2.6%等。

家里的环境熟悉,有父母的照顾,但是为什么还是会发生这么多伤害呢?孩子小的时候,父母的看管对安全是最重要的。但随着孩子的长大,自身是否有安全意识更重要!

哈童安全急救课,把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常识作为第一课,有了正确的意识,再学习伤害发生后如何处理。
鼻子出血怎么处理最好?头往后仰好吗?其实头往后仰根本对止血无任何帮助,反而容易导致血流向咽喉部,出血量大的情况还容易呛入气管及肺内,堵住呼吸气流造成危险。
鼻出血的时候,可以采用按压法,用手指捏住鼻翼压迫止血,至少压迫5-10分钟,头略微前倾更好。

包扎方法有很多,三角巾包扎法可是其中的王者。不管是头部、手部,还是足部都可以包扎。

还可对脚挫伤进行包扎固定,对不便上绷带的伤口进行包扎和止血。

骨折是一种危害后果比较大的伤害,发生骨折后怎么办?
如果是开放性的骨折,因为有伤口会出现流血的现象,所以需要对伤口进行包扎止血处理。同时要避免对骨折端回纳复位,以免加重污染。

务必对骨折进行固定。关键要学会就地取材,谁也不会一直带一副甲板在身上,硬纸板、树枝等可以,通过固定可以防止出现二次损伤。

最后要运送伤员。对骨折进行固定之后,需要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,在搬运的时候要避免造成二次损伤。

1.学习预防伤害的知识和技能
2.生活中急救知识的学习和正确处置方法
3.让孩子们学会判定伤情,采取对应措施
4.学习止血、包扎、骨折固定、搬运伤员的专业技能
伤害防范意识、沟通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
08:15—08:30 集合签到
08:30—09:00 前往营地
09:00—09:30 开营、营会注意事项说明
09:30—10:00 生活中如何避免意外伤害
10:00—10:30 伤情判断,止血法训练
10:30—11:30 三角巾包扎法训练
11:30—13:00 中餐、休整
13:00—14:30 骨折固定训练
14:30—16:30 担架制作、伤员运送
16:30-17:00 返回市区
活动时间:
2021年6月12日(周六)
活动地点:哈童浦东营地
交通方式:包车前往
集合地点:08:15分世纪百联广场(张杨路福山路路口)
活动人数:10人成行,上限30人
活动费用:598元/位,2人拼团减100元,儿童独立参加
费用包括:
场地费、课程费、中餐、交通费、哈童服装、教练费、保险。
——活动开始前7天(不含7天)申请退款,全额退款;
——活动开始前3天(不含3天)申请退款,扣除全额20%费用;
——活动开始前2天(不含2天)申请退款,扣除全额30%费用;
——活动开始前1天(不含1天)申请退款,扣除全额40%费用;
——活动开始前不足24小时申请退款,扣除全额50%的费用;
——活动举行当天,不予退费。